游戏厂商的估值体系正在分化
扫一扫
分享文章到微信
扫一扫
关注微信公众号
原标题:游戏厂商的估值体系正在分化
游戏圈最近挺有意思的。
一边是字节宣布收购腾讯在海外市场的劲敌上海沐瞳科技,传闻是40-50亿美金。
沐瞳的主力游戏MLBB,在东南亚盖过了王者荣耀的势头。按照Sensor Tower的数据,MLBB全球月流水在1.6亿人民币左右,简单粗暴地测算了一下,按照30%的利润率和40-50亿美金的估值,字节收购沐瞳的市盈率预计在40-60倍之间。
上海游戏现在风光正盛。另一家上海公司米哈游凭借《原神》,也正在搅动了国内游戏行业的格局。为此腾讯互娱还专门进行了架构调整,成立了专攻二次元赛道的独立部门。这个事儿,以后我们可以详细讲讲。照今年米哈游的发展,一旦上市市盈率也有不小的想象空间。
另一边是我大A股,几家游戏龙头公司股价连续出现暴跌。以三七互娱为例,3月15日开盘跌停之后接连下跌,对比顶点股价已经腰斩,而同样的股价闪崩去年10月也出现过。这家以买量模式主导的游戏公司,不断遭受质疑,市盈率也一路走低至20倍以下。
可以说从估值体系来说,沐瞳科技和米哈游算一类公司,三七互娱算另一类公司,两种公司正在出现越来越明显的估值分化。
1
跟王信文一样,沐瞳科技创始人徐振华也是从腾讯出来的。在腾讯工作期间徐振华创立了沐瞳科技,直接被解除了劳动关系。
2016年7月沐瞳科技旗下手游MOBA《无尽对决》开始在海外上线运营,先于《王者荣耀》在海外占领市场,随后几年成为现象级,在东南亚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电竞生态。这几年腾讯一直在告沐瞳像素级抄袭,你就知道沐瞳确实是动到南山必胜客的奶酪了。
至于40-50亿美金被字节跳动收购,这个价格合不合理,那得看买家自己觉得贵不贵。起码张一鸣认可这家公司的实力,1+1能够补齐字节现在在游戏领域的短板。
再说说米哈游,从成立时开始,尽管伴随着诸多争议,但米哈游在技术进取上的凶猛是出了名的。
当年才两岁的米哈游,以一款《崩坏2》,无论在动画特效还是战斗设计上都获得了惊艳的口碑,可以说是拔高了当时整个行业的水准。而如今米哈游的三渲二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国内顶尖水平,这也是米哈游的游戏能吸引那么多二次元玩家的原因。
Sensor Tower刚刚发布的数据显示,移动端《原神》用不到半年的时间,超越了《宝可梦GO》和《皇室战争》等,成为史上最快跨入10亿美元俱乐部的游戏,以月均超1.6亿美元的强大吸金能力,稳坐海外手游畅销榜的头把交椅。
产品为王,内容为王,这种公司建立起门槛,背后是研发层面的庞大投入。
米哈游老板蔡浩宇最近透露,去年米哈游的规模已达2400人,相比19年增加1000人。《原神》的前期开发成本高达1亿美金,上线后仅在《原神》上,每年保守计划就将投入2亿美金。
这种堪比梭哈的赌徒式投入,换来的是去年米哈游超50亿元的营收,同比翻倍。
知乎上甚至有人给出了未来米哈游「《原神》+《崩坏》系列+周边」的月收入将超20亿元的估算,虽然社长觉得有点夸张,但并非没有参考价值。中国已经是第一游戏大国,目前游戏市场的增长还远没到天花板,以目前的增长态势,未来米哈游如果上市,50倍以上的市盈率还是可以期待的。
2
和沐瞳科技、米哈游以研发运营为主导的公司不同,三七互娱则是一家买量为主导的游戏公司。
名义上,三七互娱自称研发和发行一体,但研发在2019年的三七互娱的研发成本为8.2亿元,仅占营收的6.2%,而营销成本达到77亿,超过收入的一多半。很明显在三七中,发行比研发的地位更加重要。
三七互娱号称研发在加大投入,那么我们具体看看数据。
去年三七宣称将在未来三年内,投入16亿元开发24款新游戏,内容涵盖西方魔幻、仙侠、东方玄幻、战争等主题,以示对研发的重视。但16亿人民币平摊下来单款是不到7000万元。
目前三七互娱游戏版块的员工规模为4000人左右,其中约50%是研发人员。24款游戏分摊下来,每个项目只有84人。如果一人多用,表面上一个游戏的开发人员增加了,但平均一年要做8款游戏,身兼多职还要赶进度,产品质量还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。
作为对比,米哈游的《原神》前后打磨了三年,耗费达1亿美金,300多人的研发团队全身心砸在了这个项目上。
而三七互娱发行这块更核心的业务,去年开始就暴露出了问题。
三七互娱是最早在头条APP上大规模投放的公司之一,是整个字节系重要的游戏流量采买方,有着长期稳固的流量合作关系。但关键是,这个「量」不像腾讯、taptap等公司是自有的,而是需要找字节买的。所以,简称买量公司。
天风证券的研报数据显示,2020上半年,游戏版块24家游戏上市公司总体销售费用为100.95亿元,同比增长24.18%,但营收同比增速只有14.41%,买量市场竞争加剧,大量的竞争者、精品游戏的涌入,不仅抬高了流量价格,也让三七互娱的「传奇」类游戏在对比之下,暴露出较弱的品牌和质量竞争力。
根据三七互娱对于今年第一季度业绩的预测,2021年第一季度的归母净利润仅有8000万元至1.2亿元,同比下降83.54%-89.02%,要知道他们去年同期盈利可是7.29亿元。
无论是券商的担忧还是数据差异,这背后反映的,都是三七互娱买量为王的商业模式,已难以为继。
3
所以说,游戏公司正在出现估值体系的分化。一种是沐瞳科技、米哈游,属于通过游戏研发和运营建立起门槛的公司,这一类公司只要证明能持续输出高品质的游戏,市盈率基本是30倍往上走。
另一种是三七互娱,力气花在买量上,短时间内还可以接着赚钱,但本质上门槛比较低,属于有钱就能做的行当。所以市盈率逐步会对标传统行业,逐渐下降,20倍是天花板。
在这场行业大分化中,像三七互娱这样的公司已经无所适从。没有产品优势,也没有流量优势。
这类游戏公司,一度是国内游戏市场的主流。他们出品游戏的方式,主要就是用IP来包装老玩法的游戏,加上各种氪金设计和买量手段,短时间即可成就一款收入还不错的游戏,品质上及格就行,不必过分追求。IP、玩法等都被数据验证过的,风险掌握在可控范围内,已然成为一道公式。
这道公式不少人投资人或者公司也屡试不爽。但现在,用户已经被洗过一遍又一遍,精品游戏也加入买量大军,没有一定研发水平打底的游戏已经比较难进入用户法眼了,ROI逐步下滑,生意难做,公式逐渐失效。
无论是资本还是游戏公司,都不是没有考虑过出精品,但是投入大,风险大,回报周期长,所以真正有门槛的公司不多。
三七互娱这类公司需要真正投入并跑出一款叫好叫座的爆款产品,验证出其自研的实力,亦或是建立自有流量平台。这一点李逸飞不会没有想到,只是建立门槛,需要人才、技术的储备和积累,快的话也需要三五年才能见到成效。转型从来没那么简单。
但三五年后,游戏市场想必又会是另外一幅光景。
投稿邮箱:youxiwandou@163.com 详情访问:http://www.wdyxw.com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