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坏小孩》开发者的90年代记忆:我想要记录那个大厦崩塌的时代
扫一扫
分享文章到微信
扫一扫
关注微信公众号
原标题:《坏小孩》开发者的90年代记忆:我想要记录那个大厦崩塌的时代
发售首周,《坏小孩》就跟大多数个人制作的独立游戏一样,销量以每天几十份的数量缓慢增长,谈不上有什么影响力,像一颗小石子掉进水里,轻轻泛起一圈涟漪,眼看着就要消失不见。
后来有一天,开发者孔令双收到了一位玩家的私信,“我挺喜欢你的游戏”,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游戏的喜爱。他随后把它推荐给了一位直播平台的主播,节目效果很好,观众们纷纷被无处不在的90年代元素击中,有人说仿佛看见了小时候的自己。
游戏充满了上世纪90年代的元素
游戏在玩家间口耳相传,一个主播推荐给另一个主播,传播的阵仗像一道旋风,销量从一天几十攀升至几百,Steam评价紧接着冲上了“好评如潮”。突然有一天,孔令双意识到,《坏小孩》好像“火了”。
无论是作为30岁的“大龄开发者”,还是半路出家自学编程的新手,游戏的走红大大出乎孔令双的预料,上线Steam前,他暗暗告诉自己,就算卖得不好也没有关系,“怎样都好,两三千份也行”,没想到最后结果狠狠地“打了他的脸”,不仅销量喜人,玩家的反馈也是一片叫好。
相比喜悦,孔令双更感到忐忑,他害怕游戏的质量配不上热度,我向他道贺,他急忙说:“心里真挺虚的。”
(本文含有一定程度的《坏小孩》剧透。)
本来是恐怖游戏
10个月前,孔令双最初的想法是做一款恐怖游戏。
理由很简单,他偶然看过一篇报道,讲的是Steam上最畅销的游戏类型是恐怖游戏。当时他刚从原来的单位辞职,做游戏是 的收入来源,想着“做出来的游戏也能多卖几份”,他开始构思一个恐怖游戏的剧本。
孔令双首先想到了小时候身边大人们挂在嘴边的恐怖故事,隔壁楼的鬼屋、半夜发出的声音、误入灵异地点的经历……在他的记忆里,老有一些不务正业的成年人,跟三五亲戚聚在一起,一边喝茶嗑瓜子,一边闲侃周围的怪诞轶事。童年最挥之不去的记忆就是灵异故事,大人们说得神叨叨,像是胡编乱造,又好像真的发生在身边,周围听的人也半信半疑,恐怖的场景在脑海里浮现出来,怎么也忘不掉。
除此之外,小时候看过的大量邪典电影令孔令双记忆犹新。一些现在看来尺度大到难以想象的电影,90年代时却是CCTV-6的常客。例如《毒吻》,影片的主人公是一个全身带有剧毒的婴儿,父母都因为中毒死去,他像弗兰肯斯坦一样,被人类恐惧和憎恶。在原著小说里,毒孩最后拆掉了内脏,吞食了自己,只剩下脑袋和胃囊,像一颗人头气球一样悬挂在天空。
《毒吻》《霹雳贝贝》《飞天蜈蚣》等曾在电视上播放过的Cult片成了不少90后的“童年阴影”
这类电影前卫、先锋,经常包含恐怖和暴力元素,孔令双小时候爱看电视,即使有时候剧情看不太明白,也会被突然冒出来的惊悚镜头给吓个半死。“童年阴影”在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长大了回过头看这些影片,孔令双反倒有种特殊的感情。他暗暗下决心,要做一款风格类似的游戏。
顺着童年的经历,孔令双构思了一个小孩在鬼屋冒险的故事。不过大纲有了,故事内容却写得并不顺利。实际经历告诉他,对一种题材印象深刻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写好同样的故事。剧本写到一半时他的思维卡壳,后面的内容怎么也挤不出来。
“后来试着做了一个简单的Demo,又想怎样才吓人,”孔令双回忆,“想来想去,也只想到用Jump Scare,另一方面又觉得这样做很低级。”
受一开始的想法影响,《坏小孩》也保留了部分恐怖元素
恐怖游戏的方案就这样不了了之,但孔令双难以割舍再现童年记忆的想法。他想到那些无聊的大人们,当时的社会仿佛堆满了失意的中年人,能不能把他们的故事做成游戏?
应该记住的日子
知乎上有一个“中国大陆90年代是个怎样的时代”的提问,“下岗”“再就业”是回答中出现频率 的词汇。有人形容它是一场社会的巨大变迁,有人说那是一次“要人命的群体性阵痛”,有人回忆地方电视台全天不停播放招工广告的情景——身边人借几百块钱,就奔往外地打工,仿佛世界上有无数的工作岗位等着人们。
孔令双想到了自己的父母,一家人在湘西住了很多年,母亲先是在制药厂上班,后来药厂倒闭,又在当地的酒厂找了一份工作;父亲运气不好,工厂倒闭后,找不到工作,很长一段时间赋闲在家。
游戏里,王憨的父亲也丢掉了工作
“小时候我就很好奇,为什么我妈每天上班,我爸却天天在家睡懒觉。”孔令双说。虽然听大人嘴里总是嚷着“下岗”“买断工龄”,但年幼的自己不明白这些词汇的含义。看在眼里的事很简单:母亲早早地上班,父亲很晚才从床上爬起来,到机械厂里晃两个小时就在楼下吃饭。
在孔令双的经历里,苦闷是那个年代的主基调。回忆小时候总是能听到大人的争吵,邻居老是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,周围的阿姨成天把“离婚”挂在嘴边。有一次他想要喝饮料,家里人商量到底该不该买,细节他已经记不太清,最后讨论慢慢地变成一个“很大的争吵”,他不知道到底哪里出了问题。
虽然是苦闷的,但是对少年时期的小孩来说,那反倒是“最好玩的时候”。家里人吵架,小孩也不懂,理解不了的事就不去想它,每天下河游泳、抓鱼,跑到街机厅打游戏,水果机和老虎机放出的劣质灯光照得他睁不开眼。家长没心思管教小孩,世界对他们来说反而缤纷多彩。
抛开苦恼,大人也是类似的状态,整天无所事事,一群男人聚在厂里,把破烂的桌子椅子拆成木条,堆在一起生火取暖,心狠的大人把孩子养的兔子捉来煮了吃。父亲揣着手在街上游荡,有时不知从哪儿打死一只鸡,拎回家让母亲做成晚饭。那时候好像既人心涣散,又弥散着死猪不怕开水烫的享乐主义精神。
一群无所事事的中年人抓了鸽子煮着吃
“我想不到其他的了,那个年代是我亲身经历过的,我也觉得有必要讲一下当时发生的事。”孔令双停顿了一会儿,又补充说,“我觉得大家应该记住那段日子,一个社会转型的时期。”
讲一个好故事
重新确立故事的方向后,进展变得顺利了起来。把“下岗潮”作为故事背景的念头在孔令双的心中愈发清晰,西南小机械厂的环境很快敲定了下来,主人公王憨的形象也在脑海中浮现——一个小城少年,被周围环境推上不良的道路,但最后悬崖勒马。有了亲身经历为基础,故事从他笔下自然地流淌出来。
相比于王憨,孔令双更像是游戏中的一个无名配角。他没当过不良少年,恰恰相反,小时候因为“长得白”,街头混混经常欺负他。“王憨其实是所有霸凌过我的人的一个集合”,孔令双说,主人公的形象参考了当年在街头堵他的不良少年,不过在内心深处,孔令双给了他一颗善良的心。
“二蛋”是另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,他是王憨最好的朋友,无论是平时还是危急时刻都坚定地站在好友身后。“二蛋”是王憨随口叫上的外号,他的本名叫杨平,原型是《灌篮高手》中的水户洋平。漫画中,水户洋平是一个强大、温柔又成熟的角色,无论何时都作为樱木花道的坚强后盾支撑着他,在孔令双心中,水户洋平是每个人心中“最理想的朋友”,根据他的形象,杨平也在玩家最需要帮助时屡屡伸出援手,是最值得信赖的挚友。
可能每个人心里都期待着一位水户洋平一样的朋友
不只是杨平,游戏中的角色名几乎都致敬了孔令双喜欢的作品:王憨的名字出自王小帅执导的影片《我11》,“小余”余国伟是段奕宏主演的电影《暴雪将至》中的角色,商贩“马猴”是《阳光灿烂的日子》中马小军的外号……
在游戏的中期,王憨在江边偶遇一位摆渡人,他面带忧伤,缓缓地讲述过去的经历。“以前我和大哥同时喜欢老家河对岸的小翠,我们商量半夜去小翠家后山比赛唱歌。小翠喜欢谁的歌,谁就娶她。”“后来我赢了,大哥不好意思待在镇子里,驾船去远方闯滩,不幸掉水里淹死了。知道大哥死后,我也心灰意冷,驾船离开了老家。”——沈从文《边城》里的故事。
《边城》故事中的傩送后来又怎么样了呢?
孔令双在游戏中埋下了数不清的彩蛋,每一个都有那个年代的色彩。“也没怎么多想,只是喜欢那些作品而已。”他解释说。这些不假思索添加的细节,在直播中时不时会被观众认出,在弹幕里掀起一两声惊呼。
同样不假思索放进游戏的还有孔令双的亲身经历。游戏中有一段情节,王憨想要得到社会大哥李清泉的认可,却被他的一众小弟认为只是一个小毛孩。他心里不服气,想到如果搞一支香烟抽,就能证明自己是一个“大人”。
对小孩来说,香烟并不便宜,不太能轻易到手。王憨鼓足勇气,抢了傻子大强的白酒,把街头的理发师板寸张灌醉,偷拿了他皮箱子里的钱。他以为自己神不知鬼不觉,做的坏事没人知道,可没想到大家都看在眼里。后来,李清泉的团伙犯了事,邻居们纷纷像瞧见瘟神一样躲着王憨,再走进大强家的餐厅,老板怒斥着轰他出去。王憨委屈地说:“我来吃饭!”老板根本不听,连摆手叫他出去。
站在店外,剪头发的板寸张看见王憨,叹了口气,轻轻吐出几个字:“多行不义必自毙。”王憨第一次意识到,自己好像错了。
费了很大劲搞到手的烟其实并不好抽
孔令双小时候亲眼见过类似的事,当时街上有两拨社会青年械斗,拿着从工地捡来的红砖头和木棍,直直地往对方身上招呼。打了一阵子,有个人看起来累了,走进一家米粉店,估计想喝碗粉休息一下。可是店老板二话不说把他往门外推,嘴里咬着几个字,赶紧滚,别把事留在我的店里。
孔令双不知道那个青年是谁,但清楚地记得他被推出店门时面无表情的场景。他穿着白衣服,蓝裤子,神情呆滞。
孔令双记得当时心里特别震撼。“构思游戏时,我想一定要把这件事做进去,而且对王憨来说,这是一个重大的转折。”他说。
游戏里还有另一件取材生活的故事,孔令双小时候听大人说院里有一个男人,跟游戏里的老陈一样,花钱大手大脚,在外面搞了一个孩子。这很快成为了院内人尽皆知的秘密,但没有人愿意把传闻摆上台面。直到有一天,一个陌生的女人抱着孩子来到院里,问男人,要不要。男人说,不要。交谈迅速升级成争吵,再演变成全院都能听见的怒骂。然后女人丢下孩子走了,男人直直地盯着孩子,过了几天,无声地找了几个人上山把一个盒子埋了。
游戏里,王憨和流氓癞麻子为了比谁胆子大,跑到山上挖出了盒子,两个人很紧张,心想肯定会挖出小孩,抛开土却只发现了一摞盗版影碟。
幸好只是盗版影碟
现实中事情最后闹得很大,惊动了警察,他们上山把盒子打开——也是空的。后来才知道,男人是为了骗女人孩子死了,故意在山里埋了空盒子,背后悄悄把小孩送给了别人,听说就在隔壁街的一个亲戚家里。
《坏小孩》的故事几乎都是这样,既是虚构的,又能从中瞥见真实事件的影子。虚妄和现实交织在一起,谱写出难以言说的色彩,但正是这样的故事激起了玩家的共鸣,而能引发共鸣的故事总是好故事。
投稿邮箱:youxiwandou@163.com 详情访问:http://www.wdyxw.com.cn